?印度教的哲学基础可追溯至公元前1500年左右的吠陀时期。
?吠陀经Veda:这是印度教最古老、最神圣的启示X文献,意为「知识」。最初的吠陀经如《梨俱吠陀》主要包含对自然神只如火神阿耆尼、雷神因陀罗的赞颂、咒语和祭祀仪式。这一时期的宗教形式被称为婆罗门教,核心围绕着祭祀万能,强调婆罗门祭司阶层在社会中的至上地位。
?1.2.哲学的转折:奥义书的诞生
?随着时间推进,人们开始对繁琐的祭祀仪式产生质疑,追求更深层次的哲学思辨。
?奥义书Upanishads:这些经典通常以师徒对话的形式呈现,是吠陀经的最後部分,因此也被称为「吠檀多」Vedānta,吠陀的终结。《奥义书》彻底将印度宗教从外在的祭祀仪式,引导至内在的冥想与哲学探索,奠定了印度教的两大核心概念:「梵」与「我」。
?1.3.史诗时代与虔诚运动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