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这一次居然降临在了陈安哲嫡子陈修竹的身上。
这才过了短短几年。
看来,他上一次所做的努力,并没能成功避免安史之乱。
且以陈安哲的年纪,如今虽已不再鼎盛,却也不至于驾鹤西去才对。
陈修竹揉了揉额角,大量的记忆涌入他的脑海。
有人的地方,就有江湖。
他走后,李世民谨守着以民为本,为民办事的原则,做出了不少功绩,称得上是贤能有才,出众不凡。
但由于年轻气盛,他的性子多少有些太过直爽。
在面对朝堂中的旧勋贵时,便总有些不大客气。
因此,带领着打着陈家门徒的那部分草莽出身的臣子自成一派。
李纲等人出于不满李世民对他们的态度,担心李世民继位后冷落打压他们,便干脆极力推拒长子继承,试图将李建成推上地位。
甚至还拉拢了李元吉,在前朝后宫各种吹捧李建成,将李建成捧为真正的适合登上九五之尊之位的仁德之君。
不过在陈修竹看来。
李元吉可不是什么省油的灯,究竟在打什么算盘还未尝可知。
最后一派,是以皇帝为主。
在朝堂中出现立储之声时,李渊并没有一口否决,也没有表态究竟要立谁为太子,而是在两个儿子之间摇摆着。
使得李世民一派与李建成一派相互制衡。
甚至在朝堂之上,两派人都日日吵得如同乌眼鸡一般。
至于陈安哲……
他虽并非被国本之争所害,却着实是因国本之争而死。
原本,陈家不参与议储之事。
陈家入朝为官的也不过寥寥几人,只要能够坚持中立,不明显地偏向哪位皇子,就不会影响到陈家的立场。
可坏就坏在那些自称陈家门生的人。
这群人得了李世民的赏识,自然是要坚定地跟随着李世民,坚定地支持李世民坐上储君之位。
被这些人胡乱一折腾,李渊竟真的对陈家生了疑心。
如今虽还未对陈家表态,可对李世民已经愈发的冷淡。
毕竟有哪位皇帝,能够真心愿意被人牵着鼻子走?
苦于朝堂局势。
为了家族考量,陈安哲欲抽身离开。
可待他意识到问题时,已然是泥足深陷,即便辞官也不可能全然抽身事外。
且李世民如今颇为依赖他,遇到什么事儿都要去请教一番。
在对家族的担忧和自责中。
陈安哲一病不起,没几日便彻底撒手人寰。
不过他的死,倒算是给了皇帝交代。
陈家确无议储之意!
……
将事情粗粗理了一遍后,陈修竹眉头紧蹙。
不行,不能再让事情就这么发展下去,否则安史之乱一旦真正发生,便会有不少黔首受难。
陈家的地位恐怕也会因此受到重大打击。
“伯父,我要去长安。”
陈修竹抬起头,眼中满是坚定之色。
瞧着眼前人,陈安民竟一时间有些恍惚,仿佛又看到了大父的风姿。
他定了定神,并未反对:
“如今皇帝、秦王、仁王等多方势力都盯着我们。”
“若是惊动了他们,恐要生事端。”
此时已是多事之秋。
皇帝、秦王和李纲一党的神经都紧紧地绷着,经不起一丁点儿的风吹草动。
毕竟如今的陈家虽略有下滑,且陷入了有些尴尬的境地。
可陈家的实力,绝对不容小觑!